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栈申请   分享家:Addthis中文版 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展厅 | 帮助中心
  书法艺术名家 傅三石 太阳 艺栈
  fss.sh1122.com   国际服务席号: 8985
最新博文:
自然人与书法自然      千佛字的创作      名家 付三石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付三石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我的动态    
千佛字的创作
发布时间:2007-05-09

华夏、是一个文化悠久的民族。
书法、是一种永不衰竭的艺术。
意象、是生命意趣的永远追求……
       为什么要创作《千佛字》哪?首先佛是和谐社会的象征,其次因为佛的境界之高、容量之大、历史之长、内涵之深、面积之广、朴素之极。又因从古至今只有:千佛山、千佛洞、千佛塔、千佛殿等之所以需要《千佛字》。
      《千佛字》的创作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是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而能成的。《千佛字》是在真、草、行、篆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又在“密不透风、疏可跑马”的理论上,通过刀砍斧剁、大捭大阖、自然随缘、多元杂合、借用挪让、融会而成的。《千佛字》是得其环中,超以象外的以草书形式结体,行楷书的用笔方式溶入在大自然中“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类万物之情”悟得的富有生命意趣的神明之作。只有通过《千佛字》的创作,才能深深体会到“佛无处不在”的这句清规名言。一般来说不重复的十个佛字容易产生,创作一千个不重复的佛字形成一个整体就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了,但是依然是有法可解的。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往往用最简易的方法可以化解,因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对应而存在的相交而发展的。也就是柔可以克钢,有男人就有女人,有加法就有减法,最聪明的人只有用最愚笨的人才能对付,花言巧语只有一个心眼的人才能应对。《千佛字》的创作主要是体现了老子的思想、《易经》的内容、道的功能。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又是和孔子所提倡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一致。汉代董仲舒曾经也说:“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以此推来诸法通灵,万物人性化。自然,必然是华夏的最高境界的美学理想。儒家讲,道家也讲,但是道家讲的尤为彻底、深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为和。”《千佛字》就是以这固有的“一画”极尽笔底之造化,超然物外、穿越时空与天地同化成意象多变的“佛”字。这也是一个意念的生起净化出神奇而浪漫的丰富多彩的形体不一的“佛”字。这也是感性与理性的渗透融和所表现的审美本质。这也是从质变到量变,以不变应万变,万变不离其一的辩证思想。“一”无论是从自然科学讲,还是从社会科学讲,它都是重要的伟大因素。“一”就是周天生命运动变化的最最基本点。《易》学上有句至理名言:“天地之数,五十有五,虚五而衍,虚一而用,一与五皆道之本也。一者大也,五者极也,故谓太极。”太极就是太一。所以“一”也是大真大朴大静大动之化境。我们平日中经常用到和说起:一笔龙、一笔鹰、一笔虎,唯精惟一、九九归一、凝神集一、一泻千里、一呼百应、一心一意、一分为二、一诺千金、一言九鼎,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等等等等。道家也讲“大起于小、多起于少、有从无来,千里之行,始于一。”荀子更是金锤玉音地说:圣人的语言千举万变,把它总起来就是一个“一”字。天玄子也说:“居中所以应园,执简可以抗繁。处易可以待变,守一所以用万。”唐代书法理论家孙过庭也说:“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等等都说明了“一”的至高无上的唯一性。“一”是宇宙间的至尊,是万能的,是无坚不可摧的。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如果谁拥有了“一”谁就拥有了天下。我们大家都知道《易经》所用的符号形式是极其简单的,可是它就用这些简单的符号颠来倒去的化解宇宙间这繁杂的万事万物。中华的书法艺术——草书,在简能方面是达到了极其高的程度“一”了。一就是道,道就是一。因此可以说草书是最简约、最朴素、最善于表现的艺术了。庄子也认为“道通于一”由一可以生二,由少可以到多,由粗可以至精,至精不必有形。这就启迪了艺术家特别是书法艺术家应该用全方位的触角,将视野在三百六十度的空间进行扫描,来应用宇宙间最大的至高的因素“一”构造出无限丰富的意象来。唐代李阳冰对意象取材有所指导:“缅想圣达立卦造书之意,乃复仰观俯察六合之际焉。于天地山川得方园流峙之形,于日月星辰得经纬照回之度,于云霞草木得霏布滋蔓之容,于衣冠文物得揖让周旋之体,于须眉口鼻得喜怒舒惨之分,于虫鱼禽兽得屈伸飞动之理,于骨角齿牙得摆抵咀嚼之势。随手万变,任心所成,可谓通三才之品汇,备万物之形状者矣。”《易经》也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给《千佛字》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有力的正确的理论基础。《千佛字》是奇中有法,狂不失理。他取象与大自然,“本乎天地之心”,以一化千象,由象内之象而得象外之象,由字内之情而得字外之意,由情在意中而得意在言外。将天上的地上的物象统在笔墨之中,点画之内,结字之上以及通过含蓄、暗示生化出心运无穷的意味来。创作出千般姿态,万种风流的意理合法的字形玄妙的构思独到的神明笔透的天然妙趣的难以言明的《千佛字》。千佛字:佛生佛、佛化佛、佛中佛、佛套佛、佛背佛、佛向佛、佛望佛、隐身佛、十方佛。有的佛字象飞天,有的佛字象蝴蝶,有的佛字象武士,有的佛字象美猴,有的佛字象青蛙,有的佛字正在打坐等。总之一个佛字千变万化、字字有情、笔笔是生命、佛佛是智慧、自然风趣、物我为一、芸芸众生、各俱姿态、意象生动、无一雷同、书情人意、浑然天成、通晓之作、出人意外、潇潇洒洒、洋洋大观是百看不厌是仁以见仁,智以见智,这就是意象,这就是书法艺术的有生生命。刘熙载说:“圣人作《易》立象以尽意,意先天,书之本也;象后天,书之用也。”意象就是象又不象,不象又象,好似这又好似那;是于不是,不是又是的迷迷茫茫,朦朦胧胧,恍恍忽忽的似是而非的感觉。之所以艺术理论家李泽厚先生说:“能说清楚的不是艺术,艺术是要研究语言表达不清楚的东西。”唐代书论家张怀瓘也说:“无形之象,无声之音”正是对书法艺术的良好概括。
       清代石涛在《画语录、一画》文章中精辟的说:“法于何立,立于一画,一画者众有之本,万象之根。人不见其画之成,画不违其心之用,盖目太扑散,而一画之法立矣。一画之法立而万象著矣。”这是法宝,这也是时远时近,忽高忽低的一种宇宙之音。这种宇宙之音阐明了老子的思想学说;也肯定的点明了《千佛字》创作的基本起点一画。“一画”乃是三千大千世界的诸多形象,又是最朴素、最原始、最科学的基因。“一”就是道,道就是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原又是宇宙间万事万物演化的法则。所以王羲之说:“书之气,必达乎道,同混原之理。”孔子也说:“吾道以一贯之。”法国大雕塑家罗丹对德国女画家罗斯蒂兹讲:“一条规定的线通贯着大宇宙,赋予了一切被创造物。”《千佛字》就是以原天地之美,达万物之理的一条无穷尽的生化的机遇线创造出欲断不断、笔断意连、意到笔不到、笔笔情相绕的笔性墨趣生灵意态。更有趣的是《千佛字》的思维艺术,他体现了“人生须广大,不做井中蛙。”的胸怀和眼量。《千佛字》里有的佛字却失去了“人”字偏旁,为什么哪?根据《易》理的天干五合:甲乙合化土、乙庚合化金;地支六合:子丑合化水、寅亥合化木。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还有孔子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还有俗话所讲的:傍金是黄的,傍玉是凉的等的理论学说。他们虽然没有了“人”字偏旁确依然不失原貌还是“佛”字。以此说来的确是“易道广大,无所不包又无处不进、无处不出”。
       曾经有人说过:凡是伟大的真理都是简易而单纯的。所以“乾以易知,坤以简能”删繁就简就成了书法艺术的准则。不,是一切艺术和工作的准则。简单之极、朴素之极、纯化之极,一切归于简单就达到了“一”的境界——神明的境界。神明的境界就能以一己之识开万人之窍。现代书法理论家陈方既老先生说:“书法创作是以意象创作为最高境界的。”苏珊朗格也在《艺术问题》里说:“艺术品做为整体来说就是感情的意象。”所以书法创作一但抛开“意象”就好象人失去了元气没有了生化之功,就谈不上什么艺术,更谈不上什么神韵、内涵、傲世超群,同时也失去了耳能听到的、眼能看到的所有能形容书法艺术的那些美好言辞。作为一个有才华的艺术家,应将拓宽思路、扩充知识、以意为主宰。调动一切客观的自然万物和人类生命的本质力量冲破困惑、走出误区,以超越的人生境界进行变革,不断的演进,上至两仪,下逮万物,破与立巧妙的结合,从具象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从事物的形质意理到事物的具有生命意趣的形象,知其白守其黑给观赏者以抽象观具象,从无形到有形,从有形中味无形,从无限中得有限,以有限展示无限,以无生命的工具材料,体现有生命的艺术创作形象,以无性情的符号表现出有情性的气质主体,以物质形象表现精神,形象具体而抽象,内涵丰富而朦胧。这就是书法艺术的特别之处,这就是书法的意象追求。高尔基说:“任何人类的创作物,如果它不是表现一定的思想情感,它就不是艺术。”《文心雕龙》中刘勰说:“情者文之经”。华夏的书法艺术本质就在于写意,就在于抒情达性。这就是书法艺术的大法。大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事实上都是围绕着“情”展开的,没有情就没有世界。所以草书艺术更是艺中蛟龙,它承担了百分之百的达性抒情,承担了百分之百的意象造型。这个“意”正源于“易”的奥理之中。《千佛字》也是在这个“易”之中获得了情真真、意切切的动人心弦的最强音。《千佛字》又是“囊括万殊,裁成一相”的创作体现。也是解开了郑板桥所主张的:“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的一大课题。华夏书法的本身就是自然的本身,所以它必须是以天地阴阳变化表现在书法艺术上,不了解《易经》确实是很难了解书法艺术的。《易经》讲阴阳两仪,大道至简至易,阴阳而和谓之道。独阴不生,孤阳不长。必一阴一阳才有化育万物之功,才有生命可言。古老的“太极八卦图”就是古人对阴阳认识上的最典型、最完美、最彻底、最具体的意象形的艺术创作——双鱼。它的创作至今启发着华夏的书法艺术创作,也是华夏几千年来艺术创作的师法自然的鼻祖。当代著名书法理论家陈老说:“凡是抽象的模糊的不确切的其外延越广阔,内涵越丰富,含蓄就越深遂。”李继凯也说:“中国书法一但获得了自由的艺术灵性(意象)就会创造出数不清的天下奇观。”
      唱歌跳舞音悠扬,各取风骚各艳阳。问谁求取玄原理,多拜名山为法师。举几个例子,1996年的奥运五环旗上的五环遍布了北京的大街小巷,这就是用浓墨重彩飞白缭绕,非常自然的一笔打破了常规的五环正圆形,变化成一个典型的出神入化的充满活力的意象形的体格健壮的运动员,正在神速的冲刺,为中华儿女争光添彩。这幅图确确实实是意象充足于内,神采飞扬于外,表里合一的上上之作。蔡邕也说:“为书之体,须入其行,……深密神采。”也就是说从事任何意识形态工作都不能缺乏相象力,书法就是要求书者将书写成为意象之体,展示意象的神采。当代书法家古干在《现代书法构成》一书中特别强调了与大千世界同构美。为什么哪,因为具象是很有限的,只有天地自然的能量才是无限的。书法艺术所表现的正是人与自然情绪的感受,所传达的是人的气息与宇宙的气息之和,所反映的是在不同物体上的相生相克相生如此循环往复,按照大气的逻辑规律不断地向前衍进。所以只有推与天地,通与万物来唤醒自己、演化自己、提高自己,重造化、求意趣,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创作出特别而超群的意象来。
        天地之大,造化之奇。2004年有位先生也创作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会标,同样又是一幅典型的意象神品。他有生化之妙的天机,把一个北京的“京”字构筑成一个成竹在胸的从容不迫的轻松自如的为国夺冠的正在助跑的投标刺向敌胸堂的意象形图象。这幅作品具备了神明之德、笔墨之情、意趣之俏、思维之妙的艺术大作。唐代张怀瓘一语道破了书法创作的真谛:“形见曰象,书者法象也,心不能妙挥于物,墨不能曲尽于心,虚以园之、势以生之、言以和之、神以肃之、合而裁之。随变听适,法本无体,贵乎贯通,……启其玄关,会其至理,既与人道殊。”也就是我们能看到的东西叫做象,书法就是效法所见之物的形象进行创作,心不能挥到事物的妙处,笔墨又不能将心灵深处的东西都统统表现出来,于是尽力想办法以求得他们,增加他们的多情姿态,调和他们的气势,充足他们的精神,这样将他们汇集在一起通过取舍进行创作。随着变化而变化。法本来没有固定的格式,法无权法重要的是变通它创作它。从事书法艺术的人一但领悟了书法这一窍门懂得了它的精髓道理,那就从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了。
       如颜真卿曾经写过一个“回”字,出笔不凡、妙趣叠生,非常动人,他远在千里之外旋转缭绕环环相套,一波又一波的扩展,使观赏者面对这自然之象激发起回肠荡气般的情感,同时也能引起有思想者对世事沧桑,人生命运的哲理思考。这同样是一幅杰出的作品。杰出的作品是山川奇气所凝结而成的。宋代雷简夫听到澜沧江水汹涌澎湃,奔腾翻滚,使他在情绪上受到感染,精神上受到鼓舞,认识上得到启发,以取天地之象为我所用之意。从此他的书法章法变的节奏感强烈了,鲜明了,气势弘大了。陈方既先生言简意赅,一语胜千万的说:“书法创作是以抽自然之意味得万象之精神的创作,是展示人的本质力量的丰富性创作。……书法创作的体现主要是从心灵感受的自然中抽取精神运用原理展示生命,显示生活意趣的形象,从而使书法创作形象成为意味之象,情意之象”。对,《千佛字》的创作就是陈老所讲的:从自然中抽取精神运用原理以一生万有,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出一制多的展示生命意趣之象——情意之象。不过、可能、也许、似乎《千佛字》的出世,会在有些人眼里是不可思议的,其实那,他实实在在的夹带着合理的文化内涵——“道”的大化。从电视上看山东电视台的台标创作的意境深远非常动人,非常有趣,非常神奇而惟妙惟肖的把一个“山”字意象成一个好似飞天在空中挥舞着彩带徐徐而上。正如刘熙载说的:“写字者,写志也……笔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则是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实做则有尽,虚做则无穷。毛泽东的题词:提高警惕、保卫祖国。这八个字的组成活象一座雄伟坚固的迎风挺立的钢基铁塔,颇具神气。这样的作品都是意象的传神之作,都是立碑之作。还有草圣张旭狂僧怀素他们都从自然中有所悟得的意象之说,不再例举。清代龚贤有说:“书画者与造化同根,阴阳同侯,要心穷万物之源,同尽山川之势。”这番话真正的指明了书法艺术家必须去拥抱大自然去向大自然吸收无限的博大能量,只有大自然才是书法艺术取材的唯一源泉。
        关于意象的说法,在世界的艺苑中多被谈到,其中科学方面也都谈到“意象”的重要性,但是要比文学方面谈意象少的多多。而且最为突出的还是体现在华夏的书法艺术之中。
        白云舒意、清泉洗心、明月为怀《千佛字》的创作在此仅对那些高深修养的人来说,有上乘胸次的人来说,不是对那些平常人而言的。平常人是很难有所体会到这种高超的非凡的艺术境界,以及无限大道上无穷的意味。老子讲:“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f尤敉觥O率课诺来笮χ恍Σ蛔阋晕馈?rdquo;马克思也在《哲学手稿》中说:对于不懂音乐的耳朵,最美的音乐也没有意义。                 

                                                                                                                                                   2005年7月30日付三石

 
 

评论(0) | 阅读(354) | 我的更多文章

 发表评论
您来做第一个为该作品点评的人吧~

| 共0条留言 | 页次: 1/0 | 10条留言/页 | 第一页 前一页 后一页 最后页 转到:
  发表点评                                            目前有0人对该作品发表了点评
  请输入评论标题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个试试
* 必须遵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您发表的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与书画服务中心无关。
* 我站评论管理人员或者艺术家本人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您在本中心网站点评系统发表的评论,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我的二维码           

我的传媒中心 更多

 


我的互联网信息 更多
Baidu
Google

我的30国介绍



我的服务团队       服务流程 演示

直售服务电话: 点击查看
第一经纪人: 点击查看
全国画廊网点: 点击查看
全国经纪人网点: 点击查看


我的保真鉴定库       演示 更多



我的作品点击TOP10

千佛字之佛 ()
兰诗 ()
一笔鹰 ()


我的最新动态

自然人与书法自然
千佛字的创作
名家 付三石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开通了!
名家 付三石 国际艺术期权交易席位(国际艺术工作室)欢迎您!


访客最新留言

若尘
2008-05-14 20:30:44
付老师,你好!
一道人
2008-04-08 18:45:52
神游作品如一仙人站在行云中。很好!
付三石
2008-04-07 18:27:21
坤宇:谁骗谁都无所为,有所为的是欺上瞒下骗了佛又在骗人。
李坤宇
2008-04-05 13:58:35
付老师:你说究竟是佛在骗人还是人在骗佛?
付三石
2007-12-09 18:28:02
一个艺家在有生之年不能看到自己的辉煌死后是没有意义的,如同凡高。
我要留言 全部留言

书法艺术名家傅三石官方网站 | 电话:点击查看 | 帮助中心
15966647833 4006406286
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鲁ICP B2-20041068号 信息产业部:鲁ICP备 09036950号
打开
关闭